-
【AIGC】浅谈人工智能对各行业的影响及未来展望
前言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对各个行业的影响,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。同时,我们还将介绍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,并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之一。在过去几年中,人...
-
一个平台搞定数据治理,让数据资产发挥价值
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发布的调查报告,2018-2021年,全球数据存储量由30ZB上升至55ZB左右,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7.8%。到2022年,数据总存储量进一步增加至65ZB以上,较2021年同期新增了约10ZB,同比增长18.2%。各市场主体对数据...
-
ChatGPT开源平替(2)llama
最近,FacebookResearch 开源了他们最新的大语言模型 LLaMA,训练使用多达14,000 tokens 语料,包含不同大小参数量的模型 7B、13B 、30B、 65B,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算力配置进行选择。 ...
-
OpenAI的最新产品对企业业务意味着什么
使企业的GenAI大众化 全球数字化转型咨询公司Publicis Sapient的首席产品官Sheldon Monteiro告诉VentureBeat,随着GPT和更多API的出现,OpenAI已经使之前需要更多技术专业知识的任务变得更容易为普通人所...
-
【云栖2023】林伟:大数据AI一体化的解读
本文根据2023云栖大会演讲实录整理而成,演讲信息如下: 演讲人:林伟 | 阿里云研究员,阿里云计算平台事业部首席架构师,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和大数据开发治理平台DataWorks负责人 演讲主题:大数据AI一体化的解读 今年是AI大爆发的一年,...
-
数据采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与挑战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数据采集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数据采集可以为公司、产品或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,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、用户需求和自身情况。本文将重点介绍数据采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和挑战,包括传感器技术、设备监控技术、人工输入技术和自动化技...
-
数据采集及采集工具八爪鱼的使用
数据采集及采集工具八爪鱼的使用 一个数据的走势是由多个维度影响的,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源的数据采集,尽可能收集到更多的数据维度,公司保证数据质量,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数据挖掘结果。 数据源分类: 开放数据源:政府、企业、高校等 爬虫获取:网页、APP...
-
大数据导论(三:大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)
1、大数据采集 1.1 大数据采集概念 数据采集(DAQ)又称数据获取,通过RFID射频数据、传感器数据、社交网络数据、移动互联网数据等方式获得各种类型的结构化、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。 1.2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 大数据的采集通常采用...
-
08 | 数据采集:如何自动化采集数据?
上一节中我们讲了如何对用户画像建模,而建模之前我们都要进行数据采集。数据采集是数据挖掘的基础,没有数据,挖掘也没有意义。很多时候,我们拥有多少数据源,多少数据量,以及数据质量如何,将决定我们挖掘产出的成果会怎样。 举个例子,你做量化投资,基于大数据预测未来...
-
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之——大数据采集
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之——大数据采集 本文目录: 一、写在前面的话 二、大数据采集概念 三、大数据采集步骤 3.1、大数据采集步骤(总体角度) 3.2、大数据采集步骤(数据集角度) 3.3、大数据采集步骤(数据集角度) 四、数据源与数据类型...
-
常用数据采集手段
常用数据采集手段 埋点——用户行为数据采集 埋点方式 埋点采集数据的过程 常规埋点示例 埋点方案应具备四个要素 常用埋点APP数据分析工具 ETL——系统业务数据整合 常用的ETL工具 网络爬虫——互联网数据采集 网络爬虫工作流程 网络爬...
-
AI数据采集标注类型:揭秘数据采集与标注的关键环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数据采集和标注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数据采集是获取高质量数据的第一步,而数据标注则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AI数据采集标注类型,包括数据采集的方式、数据标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。...
-
数据采集为什么那么重要?其4大基本特征是什么?
今日主题——数据采集,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、挖掘的一个环节,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是非常基本和重要的,但经常被忽视。但再好的分析原理、建模算法,没有高质量的数据都是没有用的。以下小编将介绍数据采集的概念、基本特征和企业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几个方面,来为...
-
数据分析的根基:数据采集的4大基本特征
相信大家都知道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概念,但是你知道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基础是什么吗?今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数据分析、数据挖掘基础——数据采集。数据采集是数据分析、挖掘的一个环节,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是非常基本和重要的,但经常被忽视。但再好的分析原理、建...
-
语音识别技术发展的驱动力:语音数据的采集和处理
语音识别技术是一项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,通过计算机对人的语音进行分析和处理,将语音转化成文字,以此达到自动化处理的目的。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广泛,包括智能助手、语音导航、语音搜索、电话自动语音应答等等。但是要实现高质量的语音识别,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语音数据...
-
地图采集车的那些事 | 惯性导航
一、背景 高精地图、高精采集车,是做地图和出行领域同学经常挂在嘴上的一些常用词儿。但是,圈外的同学可能会问,到底什么是高精? 高精是指高精度定位,高精地图是指包含丰富地理信息数据、具有高精度坐标的地图。当然,高精采集车就是采集制作高精地图数据的特种作业...
-
数据采集知识分享|4大数据采集方式是什么?
数据分析中,不可或缺“数据收集”这一环节。数据收集是通过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利用一定的收集方法,将想要利用的数据信息收集起来用于后面的数据分析、数据挖掘。所以数据收集也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和上限。例如,某运动APP想要针对某部分用户制定某训练课程,需要收集这部分用...
-
强化学习与多任务推荐
一、短视频推荐两阶段约束强化学习算法 首先介绍的一项快手自研的 WWW 2023 Research Track 工作,主要解决短视频推荐场景下的带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。 在短视频推荐单列场景中,用户通过上下滑形式和系统进行交互,观看多个视频。用户对每个...
-
大型语言模型(LLM)技术精要,不看亏了
哈喽,大家好。 今天分享一篇知乎高赞文章,作者是张俊林老师。 图片 读完收获很多,能帮大家更好地理解、学习大模型。原文有2.8w字,我提炼了核心要点,阅读需要10min。 ChatGPT的出现给很多人带来了惊喜和醒悟。有人惊喜地发现大型语言模型(LLM)...
-
谷歌DeepMind力证:GPT-4终局是人类智慧总和!Transformer模型无法超越训练数据进行泛化
Transformer模型是否能够超越预训练数据范围,泛化出新的认知和能力,一直是学界争议已久的问题。 最近谷歌DeepMind的3位研究研究人员认为,要求模型在超出预训练数据范围之外泛化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 LLM的终局就是人类智慧总和...
-
Together AI发布RedPajama v2:包内30万亿token数据集,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
Together AI最近发布了RedPajama v2,这是一个庞大的在线数据集,包含了30万亿token,成为目前公开可用的最大数据集之一,专门用于学习型机器学习系统的培训。 对于像Llama、Mistral、Falcon、MPT和RedPajama等...
-
全球首发!总结七十余种开源数据集,一览自动驾驶开源数据体系
本文经自动驾驶之心公众号授权转载,转载请联系出处。 基于数据驱动的各类深度学习模型任务,近年来随着数据集规模的不断扩大,性能逐渐被提升,国内外各大自动驾驶公司都在不断建立自己的数据库,以及数据闭环系统,期待数据的丰富能够解决下半场自动驾驶问题,那么如何...
-
小模型如何比肩大模型,北理工发布明德大模型MindLLM,小模型潜力巨大
大型语言模型 (LLMs 在各种自然语言任务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,但是由于训练和推理大参数量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,导致高昂的成本,将大语言模型应用在专业领域中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。因此,北理团队先从轻量级别模型入手,最大程度发挥数据和模型的优势,立足更...
-
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解决人工智能幻觉问题
作者| Rahul Pradhan 来源| https://www.infoworld.com/article/3708254/addressing-ai-hallucinations-with-retrieval-augmented-generatio...
-
腾讯混元大模型再进化,文生图能力重磅上线,这里是一手实测
2023年,大模型的落地按下加速键,文生图便是最火热的应用方向之一。 自从 Stable Diffusion 诞生以来,海内外的文生图大模型不断涌现,一时有「神仙打架」之感。每一次技术迭代,都带来了模型生成效果和速度的飞速提升。 就在今天,腾讯混元大模型也...
-
百川VS智谱,谁是中国的OpenAI?
6月初,外媒曾发出了“谁是中国的OpenAI”的拷问,经历了大模型创业潮之后,大浪淘沙,最终留下的不过寥寥数人。 清华大学几个十字路口外的赛尔大厦,是明星创业者王小川的百川智能,搜狐网络大厦是学院派出身的智谱AI。二者在经历了市场的检验后,成为了最有希望的...
-
“大模型+”应用落地时,大模型微调如何兼顾效果、成本和可控性?
10月17日,老牌科技巨头百度“文心大模型4.0”的发布,让原本暗潮汹涌的百模大战再次白热化。伴随着越来越多基础大模型迭代速度的日益加快,“大模型+”的应用拐点正在到来。纵观全球市场,预计到2030年,AIGC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人民币,巨大的市场潜力,吸...